空氣品質不良高峰已過 環境部偕同地方應變減排 守護民眾健康

空氣品質惡化與應變措施

受氣象條件影響,2月27日西半部地區空氣品質出現明顯惡化,當時有9縣市成立了空氣污染防制指揮中心。根據「中央空氣污染防制指揮中心設置及作業要點規定」,環境部於2月27日下午4時、2月28日上午11時及下午2時,先後召集各縣市環保局、本部監測資訊司與環境管理署,密切掌握不良空品趨勢並追蹤各縣市執行應變情形,以期及時減緩空氣品質惡化對民眾健康的影響。

強化敏弱族群防護與跨區聯合應變

環境部特別要求各縣市環保局落實敏弱族群健康防護,主動通知學校、幼兒園、醫療、社福及照護等機構,並透過多元管道發布最新空品資訊,確保民眾能夠及時採取防護措施。

為因應本次空品不良事件,各縣市除啟動內部應變工作外,亦執行多項跨區聯合應變措施,例如:

△ 北北桃及中彰投地區進行聯合稽查,針對易逸散污染源加強查核;

△ 雲嘉南與高屏等六縣市則動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勘查,加強取締露天燃燒行為,並要求大型污染源啟動降載減排措施;

△ 部分地區依法啟動禁止使用吹葉機等易產生揚塵逸散的設備。

預報與改善展望

根據環境部監測資訊司2月28日最新預報顯示:

△ 3月1日隨著環境風場轉為東南風,南部地區空氣品質預計將有所改善;

△ 西半部及金門地區有望由紅色警戒轉為橘色提醒;

△ 其他地區則維持在普通等級;

△ 3月2日午後,隨著南風增強,中南部擴散條件良好,空氣品質將好轉至普通等級,而中部以北則可能持續處於橘色提醒狀態。

民眾防護提醒

環境部提醒,假期期間民眾應隨時留意最新空氣品質資訊(可查詢網址: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),並依所在地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,如減少外出、配戴口罩、選擇大眾運輸工具等。同時,環境部將持續與各縣市環保局協同執行必要的應變作為,以守護民眾健康。


(資料來源:環境部)